当然,下面是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6月1日,乌克兰安全局启动了代号为“蛛网”的秘密行动,针对俄罗斯境内五个州的空军基地发起突袭。此次行动中,乌克兰利用星链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远程操控,指挥事先部署在俄境内的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对俄军战略轰炸机展开精准打击。据悉,至少有10架Tu-95MS和Tu-22M3型重型轰炸机被成功摧毁。
乌克兰利用FPV无人机发动的这次袭击,使得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损失了约十分之一的战力,这一损失无疑会对俄罗斯空天军接下来对乌克兰实施的空地打击行动带来沉重打击。“蛛网”行动的巨大成功,再一次彰显了低成本小型无人机携带简易炸弹时,能够对地面重要军事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的强大威力。
眼下,全球多国军队正深刻吸取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对地面装备和士兵带来的沉重打击的经验,纷纷开始探索如何在战时有效应对那些飞行速度缓慢、低空飞行的FPV无人机的威胁。传统采用现役的野战防空导弹系统进行拦截,即使是肩扛式单兵防空导弹来对付这些小型无人机,成本效益极低,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了收益。
展开剩余75%一般一架“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的市场价最多也就在数百美元到一两千美元之间,配置高端的可能达到数万美元。而一枚单兵防空导弹的成本起码也要三十万美元以上,价格差距极其悬殊,显然不划算。
因此,使用12.7毫米、14.5毫米的重机枪,或者23毫米、25毫米、30毫米甚至35毫米、3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这些价格相对低廉、且能够装配光学瞄准镜的重型机枪,以及配备雷达制导的小口径高射炮,成为对付低速小型无人机的一种经济且有效的防空武器选择。
以至于部分国家的陆军甚至将已经退役的小口径高射炮重新从军火库中调出,让它们重新回到陆军地面部队服役,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高射炮拦截无人机的实战演练热潮。
6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率先在第71集团军中装备了新型的625E移动防空系统。在一场实战演习中,这套系统成功锁定并摧毁了一群模拟“来袭”的无人机,表现出了卓越的雷达探测、目标锁定和精确打击能力。
这款625E型移动防空系统,又被称为“625弹炮合一防空系统”,配备有先进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红外光学传感器以及一门6管25毫米“加特林”式防空火炮。整套系统集成在一辆能够适应高原、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的8x8轮式越野装甲底盘上,具备强大的机动性能。
炮塔两侧还能搭载4至8具“飞弩”-6单兵近程防空导弹发射筒,这些导弹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最大射程可达6公里。在必要时,发射筒可以拆卸,由随车人员灵活部署,针对来袭的无人机、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以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实施有效拦截。
625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拥有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射击精度高等多重优点,非常适合陆军机械化部队应对各种空中威胁,特别是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袭击。
凭借速射炮与防空导弹的有机组合,625E移动防空系统能够快速反应并精确拦截,尤其是在面对采用“蜂群”战术的无人机群攻击时,极大地减少了地面部队遭受空地打击的损失。
这套系统的指挥、控制和射击系统全部集成在同一辆8x8越野装甲底盘上,无需配备额外的指挥车即可实现自主运作。多辆系统之间通过数据链组网,实时共享目标信息,既能单独作战,也可组成网络协同作战。
第71集团军的625E防空系统演练拦截无人机群,正反映出解放军面对新型空中威胁的迫切需求。在与电子干扰手段相结合的实战演习中,该系统成功击落多架模拟来袭无人机,展示了其先进技术水平和实战演练的成熟度。
625型弹炮合一系统在参与FPV无人机拦截演练中的表现,进一步证明了解放军防空部队正快速适应现代战场环境中无处不在、越来越智能化的小型无人机和游荡弹药对地面部队的空地打击威胁。
---
如果你想要我针对某部分内容加细节或调整语气,随时告诉我!
发布于:天津市
